2014年11月23日10:49 來源:新民網 作者:夏琦 點擊: 次
今年11月25日,是巴金先生110周年誕辰。11月22日,作為系列紀念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項活動,由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市作家協會、上海文學發展基金會和巴金故居主辦的“巴金的世界——巴金先生110周年誕辰紀念展”將在上海圖書館開幕。
作為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巴金先生的努力得到了種種肯定,而這些光環似乎也讓他與讀者產生了距離。本次展覽以大量的手稿、文獻圖片,還原了真實的巴金世界,展覽還特設“生活世界”部分,首先讓觀眾體味“一位作家的日常生活”。
物件:講述巴老生活細節
上千件珍貴的展品,多數為第一次展出,如巴金先生穿過的衣服,用過的文具,購書單、租房票據等,勾勒出巴金作為普通老人的日常生活細節。在日前舉行的克勒門沙龍上,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周立民說,辦這個展覽,就是想還原一個真實的巴金,讓大家認識一下,巴金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只有感受到他身上的東西,我們才能走入他的文字世界,他的思想世界。”
巴金先生的臥室原汁原味地搬到了展廳中——架上的衣物曾伴隨他出席國際會議、經歷十年動蕩,其中一件褪色的棉服很引人關注??姑涝陂g,巴金兩次赴朝鮮戰場采訪,每次都待了大半年以上。在朝鮮的日子里,他經常穿著這件發的棉軍服。回國后,巴金用在朝鮮戰場上采訪到的素材寫出了中篇小說《團圓》,這部小說后來被改編成了著名電影《英雄兒女》?!拔母铩逼陂g下干校,蕭珊親手把這件棉軍服染成藏藍色,打進了巴金的行李?,F在可以看到,已然褪色的棉衣上有幾塊補丁,針腳歪歪斜斜的地方,是巴金自己補上的。
說到褪色而有補丁的衣物,周立民說起一段往事。上世紀80年代初,巴老的一個學生來巴老家看望他,回去之后,這個學生非常鄭重地給巴老的女兒李小林寫了一封很悲情的信,信中說,那天來你家,看到你爸爸穿的衣服都是掉色的,還帶著補丁,家里又很熱,你最好想辦法在家里安裝空調,起碼給他做幾套像樣的衣服。信的最后寫道,我不應該管你們家里的事情,但是老人應該照顧好。巴老后來自己回信“澄清”說,你看到的只是家居狀態,我有好的衣服呀。
展覽上還可以看到巴金使用過的電唱機、大量外語自修唱片以及書信、日記。各色唱片助巴金自學外語,收聽廣播也是他日記中常寫到的。家庭生活是繁雜而瑣碎的,但在主人夫婦的對話中,卻是甜蜜溫馨的——家書一來一往:買家電、裝空調、租房、請客……點點細節組成家庭的一磚一瓦,“非常非常的想你”的深情話語令人動容。除了建設小家,巴金先生更心系“大家”,他常說“把心交給讀者”,他也“把愛奉獻給社會”。幾乎每封讀者來信他都會認真閱讀并回復,晚年無法動筆時還由家人代回。其他還有捐贈十幾萬冊圖書、為希望工程和災區捐款等等,他無時無刻不在踐行著理想,實現“讓生命開花”的愿望。
單據:保存“上海生活”史料
搬到武康路之前,巴金曾在淮海坊59號住過多年,長篇小說《春》的后半部分、《秋》的全本、《寒夜》的后半部分都是在這幢房子里寫的。因為很多文化人會不約而同地聚來,這里便成了一個文化沙龍。穆旦曾回想在上海李家的生活,“我在1948年有一季是座中???,那時是多么熱鬧呵。靳以和蘊珍,經?;ハ喽盒?,那時屋中很不講究,廚房是進口,又黑又煙熏,進到客室也是夠舊的,可是由于有人們的青春,便覺得充滿生命和歡樂。汪曾祺,黃裳,王道乾,都到那里去。每天下午好像成了一個沙龍。我還記得巷口賣餛飩,賣到夜晚12點;下午還有賣油炸臭豆腐,我就曾買上樓,大家一吃。”
關于這個文化沙龍的很多資料,巴老都保留著,包括交房租的通知、抗戰后期燈火管制的傳單、租房子的協議。而后來武康路故居的相關單據,巴老同樣保留得非常完整。周立民說,本來關于巴老何時搬到武康路并無證據,2011年12月1日,巴金故居向公眾開放,開放前的一周里,他在辦公室里整理資料,找到了第一次交房租的單據。從這張單據可以看出,第一筆房租巴老是交給一個叫斯皮爾伯格的人的,租期為1955年7月22日至12月31日,每個月的租金是144.2元,這在當時是很貴的。但從1979年的房租票據來看,依然是144.2元,物價居然奇跡般地維持了二十幾年。還有水電煤的過戶費、保證金等單據,這些都說明,巴金大約是1955年9月17日前后搬進去的。而巴老平時去飯店吃飯的票據,他也都留著,國際飯店的蓋澆飯三角五分,加白飯五分——這些票據既留下了巴老的生活印跡,也可以拿來研究上海生活史。
本次展覽將持續到11月30日,每天9:00-16:30開放(11月30日16:00結束),廣大市民可免費前往觀展。 新民晚報記者 夏琦
巴金先生110周年誕辰系列紀念活動
●第十一屆巴金學術研討會將于11月22、23日在上海舉行,此次研討會的主題為“超越時代的理想主義”,來自日本、韓國和中國的近百名巴金研究領域專家、學者將參與,陳思和、李輝、李存光等資深巴金研究專家將悉數到場,圍繞巴金生平、理想以及創作進行深入探討。
●11月22日14:00,著名作家、學者李輝將主講《一個人和一個時代:巴金對八十年代文化老人寫作的影響》;11月29日14:00,復旦大學教授陳思和將主講《巴金晚年的理想主義》。這兩場講座都將在思南公館舉行。
●“樂讀”巴金——宋思衡多媒體鋼琴音樂會將于11月23日19:30在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音樂廳舉行,通過文學、多媒體和鋼琴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的跨界融合,形成一臺完整而新穎的多媒體音樂會。整臺音樂會以巴金的代表作品《家》《春》《秋》構思和編排,描述他人生的三個不同階段。
●“我眼中的巴金故居——中小學生畫巴金故居繪畫大賽”獲獎作品展將在徐匯老房子藝術中心(武康路393甲)舉行,11月25日14:00開幕,展至12月7日,平日展覽時間:9:00-17:00,免票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