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22日10:15 來源:新浪讀書 作者:新浪讀書 點擊: 次
7月20日,沈石溪、黑鶴動物作品輸出海外研討會暨《沈石溪:我的小時候》、《沈石溪:我的動物朋友》新書發布會在三元橋字里行間書店舉行。
在2014年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少兒圖書博覽會上,由新蕾出版社出版的沈石溪、黑鶴等作家的動物小說作品《血染的王冠》、《琴姆且》等共計16冊作品,輸出非華語地區版權,并獲得2014年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翻譯資助,成為博覽會上一道亮麗的中國風景。
動物小說作品是兒童文學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誕生了阿尼斯特·T-希頓、迪克·金-史密斯、沈石溪等一批動物小說大家,動物小說的主人公一般為動物,作品呈現的是一個個更接近生命本源、充滿原始沖動和力量的動物世界。作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先生在云南生活數十載,作品近百部,在他筆下動物更像是人類的一面鏡子,人類所有的優點和缺點,幾乎都可以在動物身上找到,作品也堪稱滲透著人類價值判斷和好惡的深刻寓言,與此同時,作家用自然清新的文字告訴小讀者保護動物、保護環境、也是保護我們人類的未來。格日勒其木格?黑鶴,青年作家,來自草原的“自然之子”,他用冷冽、堅毅的文字,克制著洶涌澎湃的感情,不動聲色地講述一個個動物朋友跌宕起伏的故事,并始終保持著對生命的尊重。他們的作品代表了國內動物小說的最高水平,由于較少的地域概念和文化差異,也更容易引起國際讀者的共鳴。正如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泉根所言:“近年來,中國少兒圖書作為中國圖書‘走出去’的‘主力軍’,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尤其是動物題材作品,因其文化差異小,所以受到全世界少年兒童的喜愛,因而在版權貿易上更受青睞。”
動物小說作品也更容易成為課堂閱讀的理想素材。**小學的**老師,經常以班級閱讀課的形式與學生分享動物小說作品:一方面動物小說都是真實的動物生活,在精彩的故事里普及了很多有趣的動物科學知識,例如“共棲”“求偶”“捕獵”“養育后代”等等,這都是孩子平時不容易接觸的;另一方面動物世界和人類世界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一致的,動物告訴我們生命、本能、道義、尊嚴的意義是什么,在21世紀的今天,這些也都是孩子最應該理解的內容。
活動現場,沈石溪先生的兩部新作品《沈石溪:我的小時候》《沈石溪:我的動物朋友》也與讀者見面。
《沈石溪:我的小時候》是作家的首部自傳體小說。正如沈石溪先生自己所言:作品里面所涉及到的人與事,都是我的親生經歷。對一個作家來說,童年的記憶,就是文學創作的藍本,一位作家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故事,都可以在他童年經歷里找到生活的胚芽。我在西雙版納動物王國度過了青少年時代,所以我呈獻給讀者的就是一個被命運拋到熱帶雨林的城市少年與各種動物相依為命的傳奇人生。這是自傳體小說,也是靈魂的自我剖析。《沈石溪:我的動物朋友》則忠實記錄了他與“動物朋友”有趣、深刻抑或充滿溫情的故事。讀者不僅可以感受沈石溪幽默睿智的語言,還可以體會到他作品頗具犀利的洞見力和深刻的藝術感染力。這兩部作品不僅是作家對靈魂的自我剖析,也用深邃機智的語言道出了人間萬象。
研討會嘉賓發言實錄: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高洪波:
動物小說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樣式,在版權輸出中具有其優勢。首先,中國作家寫中國的故事,本身就具有國際化視野,不必刻意去追求。沈石溪和黑鶴,一南一北,他們的作品都具有中國特色的敘事風范,具有文化自信,具有動物性與人性的最佳契合點。孩子與動物是相同的,只要找到好的翻譯渠道、翻譯家,中國當代原創兒童文學必將受到世界兒童的喜愛。有動物小說為伴的童年是幸福的,原創兒童文學扎根本土,它們走向世界的道路是開闊的、無限的。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泉根:
衷心祝賀新蕾出版社將沈石溪先生和黑鶴先生的圖書輸出版權。
新時期后,原創兒童文學進入了高潮。兒童文學是最容易走出去的,首先因為童心是無國界的。不同民族、不同政治信仰、不同生活環境的人們為了兒童問題會坐到一起,找到契合點,因為兒童是我們的未來。其次,動物是無國界的,是世界共同的話題。上世紀80年代以來動物文學的異軍突起和現實世界中生態環境被破壞、動物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形成了一種文化悖論。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動物之偉大、高貴,作家、出版社和讀者更加關注動物,探討生命價值、生命意義的動物文學必將更加繁榮。第三,是因為中國的動物小說具有中國獨特的文化背景。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黑鶴:
我在呼倫貝爾草原有自己的營地,那是我的夢想。我的夢想是那些蒙古牧羊犬有關的作品幫我實現的,我想給草原匯報,所以我將營地繁殖的小狗送給牧民們。
特定的地域產生特定的寫作氛圍,作家有自己的大地。沈石溪老師的大地是云南,而我的文學是來自于呼倫貝爾草原給我的滋養。我的作品給林區的鄂溫克獵人讀都沒有問題。
為了,我希望擴大我的營地,在營地中給孩子展示大草原,展示與草原有關的文學作品。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沈石溪:
我的作品過去也翻譯過十幾種語言,這些版權輸出大部分都有些一廂情愿的意味,是我們主動輸出的,而外國出版商主動購買我們版權的情況非常少。這其中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一個是我們比較缺少能夠將漢語精準地翻譯為外國語言但還保留漢語韻味的人才,所以文學通常是進來的多、出去的少。此次新蕾出版社將我們的這么多作品真正的輸出版權,而且是外方被我們的文學感動、主動看中的,這樣大規模版權輸出的機會實在不多,我非常感動,也非常珍惜。
新閱讀研究所副所長朱寅年:
四年前,我們在研制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時,我們曾說,在動物文學領域,有三個人是不可錯過的,他們是西頓、沈石溪和黑鶴。他們的作品在學校被老師當做與孩子共讀的書目。動物對于成人是寵物,而對于孩子,則是伙伴、是陪伴,沈石溪與黑鶴筆下的動物思維與孩子非常接近。所以我們說,動物小說在孩子中是具有普世價值的。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沈石溪: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上世紀70年代的動物文學多講述人與動物的恩怨情仇;現在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生態文學、講述動物的美麗與哀愁的文學多起來。所以,不管在哪個年代,都會有有生命力的動物文學涌現。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教師焦玫:
我的學生讀過沈石溪和黑鶴的作品后,發生了這樣的改變:他們真的會去愛小動物,比如他們自發地組織了關愛流浪貓的活動;他們心中的愛更多了,他們也會表達心中所愛,寫出了很多生動的文章;動物小說也激發出了他們更豐富的想象力。
現在孩子們寫他們身邊的寵物,他們長大了,接觸更廣闊的世界,也許他們之中就有未來的動物小說作家。
新蕾出版社副總編輯楊麗萍:
新蕾出版社是一家有著三十多年歷史的出版社,很多人都是讀著新蕾的圖書長大,作為出版者我感到無比榮幸。作家信任我們,將他們的作品交給我們,我們也給作家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文學沒有國界、沒有時代的隔閡,好作品永遠是吸引人的。在圖書的出版過程中,我們精心調研、反復打磨,朋友們喜歡新蕾的書,我感到非常高興。我們一定不會辜負作家和讀者對我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