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18日13:58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點擊: 次
2014年7月11日下午2點,由巴金故居、虹口區文化局主辦,虹口區圖書館、虹口區文化館協辦的“激流人生?巴金的故事”圖片文獻展在虹口區圖書館三樓展廳隆重開幕。虹口區副區長李國華,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局局長陸健,文化局副局長張烈浩,著名作家、詩人、上海文學雜志社社長趙麗宏以及大批喜愛巴金的讀者準時到場。
開幕式現場,虹口區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局局長陸健先生發言,熱烈歡迎、真誠感謝巴金文獻圖片展“走進社區”系列走進虹口社區,讓市民能夠在家門口感受“五四”以來新文學的魅力,領略文學巨匠的風采,而且能夠充分與巴金故居展開互動,讓博物館和文學走入市民生活,并預祝虹口站展覽活動圓滿成功,虹口區副區長李國華先生宣布展覽正式開幕。
開幕式結束后,趙麗宏先生向在場的觀眾做了題為《我眼中的巴金》的講座,現場兩百多個座位座無虛席,許多中老年人冒雨前來。
講座一開始,趙麗宏就強調要真實地講出自己心中的巴金,他從自己早年的閱讀史追溯,憶起小時候讀到巴金小說時的巨大的震撼與感動,其中還細說了巴金的一部譯作《快樂王子》的情節以及對他的深刻影響。而作為巴金的忠實讀者和長期關注者,趙麗宏還在巴金下班的路上等過他,可惜沒等到。直到“文革”結束后的1977年,在上海的一次文學座談會上趙麗宏才看見了隔壁房間里已是白發如雪的巴金真人。而在會議結束后的廣場上,巴金跟他的幾個老朋友在一起談笑風生,那時巴金臉上的笑容是由衷的歡樂,和“文革”期間他在遭受批判時所呈現出的隱忍痛苦相比,仿佛明媚的春天,令人難忘。
1984年,趙麗宏在猶豫良久之后給巴金寄去了自己的第一部散文集,沒想到兩天之后就收到了巴金的回復,巴金送給他兩句話:寫自己最熟悉的、寫自己感受最深的。這兩句話雖然樸素,卻被趙麗宏當成了自己的座右銘,默默陪伴著他的創作生涯,由此也開啟了兩人之間的正式交往。隨后趙麗宏就開始去拜訪巴金,有時還帶著自己年幼的兒子,巴金雖然說話不多,但是他喜歡聽別人講,用微笑的眼神看著每一個人,流露出對年輕人由衷的關切和喜愛。
巴金平生有兩個愿望:一個是建立一座中國現代文學館,很慶幸在巴金的大力倡導下終于實現了;而另一個就成了遺愿:建立一座中國的“文革”博物館。如今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趙麗宏依然在為巴金生前未完成的愿望奔走操勞。
在講座的最后,趙麗宏再次強調巴金是時代的良心是民族的財富,他的靈魂是最坦蕩最勇敢最真實的,如今,在巴金誕辰110周年之際,對巴金最好的紀念就是去讀他的書,。
經過近一個半小時的動情講述,聽眾不僅能感受到趙麗宏對巴金的深切懷念,還能較清晰地看出巴金這一路的遭遇、堅守以及兩人之間的珍貴友誼。如歷史的回放,他為聽眾還原了一個樸素低調、和藹可親、赤誠真實的巴金形象。
隨后臺下的觀眾陸續提問,趙麗宏一一給以解答,至此整場講座圓滿結束。據悉,“激流人生?巴金的故事”虹口圖書館展覽將持續到8月8日,之后將移師徐匯區繼續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