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文學觀察

? 施蟄存先生的名號和四窗

2025年01月17日13:30 來源:文匯筆會 作者:張文江 點擊:

施蟄存先生的名號,主要如下:學名德普,名舍,字蟄存。號梅影軒主、碧桃花詩室主、蟄庵、無相居士、北山(《編年事錄》初版本,1頁)。由此衍生數十個筆名,大都以此為綱領。試分疏如下: 

學名德普,名舍,字蟄存。語出《易》乾卦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又《文言》曰:“見龍在田,時舍也。”取名者為先生的父親,根據《編年事錄》引來訪者文,先生自述:“這個名字判定了我一生的行為準則:蟄以圖存。”(同上,2頁)

先生出生于1905年12月1日,農歷乙巳年十一月初五。生肖蛇,故取象龍,過去之人,常以屬蛇為小龍。乾卦六爻有六龍,排行二,故取九二。《易》九五天而九二地,“蛇是地上的龍”(同上,2頁),故取乾九二爻辭。學名德普,取九二《象》,隱含“施”姓。名舍,取《文言》九二,為存身之所。

蟄存,取《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信即伸,蟄即屈,虞翻注:“蟄,潛藏也,龍潛而蛇藏。陰息初,巽為蛇。陽息初,震為龍。十月坤成,十一月復生。姤巽在下,龍蛇俱蟄。初坤為身。故龍蛇之蟄,以存身也。”不僅對應蛇年,而且對應十一月。于姓、名、字皆完全相應,可見取名者舊學修養之深。從后來觀之,此姓名的取象,暗合先生一生的發展,不能說沒有神奇的成分。

于《系辭下》荀爽又注:“以喻陰陽氣屈以求信也。”侯果注:“不屈則不信,不蟄則無存,則屈蟄相感而后利生矣。”亦即應時而變,入冬存身,啟春驚蟄,以致用于人世,要在《象》的“時”字。于“時”的體認,并不在趨吉避兇,而是人的一生,“總是要做點事的”。(1940年4月21日楊剛致施先生函,《編年事錄》初版本,443頁)這句話低調而堅定,先生晚年常常言及,既是那一代學人的風骨,也是“德施普也”的內在要求。

繼續看其他的名號:蟄庵,直接由名字化出。而無相居士,用《金剛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于名字似乎無關,而仔細體會,依然有內在聯系。無相者,不住于相。先生的學問,有著多方面的成就,并不停留在某一領域,相應此名號。于生活而言,他一生多遇坎坷而識見通透,與人交談,往往流露清澈的洞見,也相應此名號。先生早年曾涉獵佛經,比如在1933年讀《佛本行經》,亦即《佛本行贊》。(《編年事錄》初版本,233頁)晚年在信中說,“現在我改名‘舍’即‘啥’。‘施,啥也’,我只有給別人東西,沒有取別人東西。”(《編年事錄》初版本,2頁)“施,啥也”,“啥”疑當“捨”。古語“舍”(《說文》亼部)“捨”(《說文》手部)為兩字,含義不同,到現代簡化成一字。此處或為辨認字跡之失,若以滬方言說話,“啥”“捨”音近,聽者容易致誤。以佛學觀之,“施,捨也”,亦即布施。《金剛經》云“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與《周易》“德施普也”一致。

梅影軒主、碧桃花詩室主,為先生中學時代所擬,后來不再使用。梅冬而桃春,前者自標高格,或化用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先生出生于杭州)后者含出世色彩,似來自劉義慶《幽明錄》記東漢時劉阮天臺山遇仙,唐宋詩詞常有“碧桃花”意象。先生少年時熱愛文學,引導他走上后來的道路。這兩個號,可對應他的小說、詩文創作。

小說集中在早期十年(1926—1936),初試筆,才氣發揚,為世所驚艷。而詩文則延續一生,晚年的《浮生雜詠》八十首,深沉雋永。輟筆未寫的二十年“可喜、可哀、可驚、可笑之事”(《附記》),感時傷世,無言而言,暗用《老殘游記二編》序言,五十年間“可驚、可喜、可歌、可泣之事”。

使用時間最長的筆名是北山,引申以書齋為北山樓。2011—2012年華東師范大學出版《施蟄存全集》(不是先生作品的全部),此書共十卷,而冠名“北山”者,竟然有四種八冊之多,占據絕對多數。此號既是先生實際生活的寫照,也是他性情和思想的表現。

“北山”典取南朝孔稚珪《北山移文》,文意是諷刺偽隱士,相應先生性情的潔身自好,志趣高遠。二十世紀的中國,各種各樣的風波不斷,有很多后來遭遇不公待遇之人,自己早年也曾以不公待人。能夠自始至終保持清白的,只有少數人,先生應該是其中之一。以“北山”為號,并非志在居隱,先生根本上是入世的,積極地做了很多事。文革初老友邵洵美落難,幾近斷炊,先生曾仗義資助。此事先生從未言及,后來還是從邵的女兒口中說出的。(《編年事錄》初版本,793頁)

具體取號北山,來自抗戰時期,先生任教于福建廈門大學。學校坐落北山腳下,因以為號。回上海以后,在動亂的十年中,他居住于向北的小屋,而此時的北山樓,是在陽臺上搭建的只有幾平方米的小屋,多年積累收藏的碑帖即存放其中。真正對應北山之學的,應該就是北窗,此涉及流傳甚廣的“四窗”之說。

“四窗”之說,最初來自偶然的機緣,1984年先生出院后,在會客閑聊時即興說起。先生原先的作息一直在朝北的亭子間,工作、會客常常就坐在抽水馬桶上。八十年代國家落實政策,才重新搬回原來的南間,那里有落地長窗,敞亮了很多。“四窗”的說法新穎可人,為報紙記者采取(1985年11月5日《書訊報》,葛昆元《“我一生開了四扇窗子”——訪華東師大中文系施蟄存教授》,《編年事錄》初版本,1166頁),很快流傳開來,成為先生一生成就的簡要概括。然而,根據建中兄的提示,社會上流行的版本,還不是先生的原話。

流傳的“四窗”之說,大致為東窗新文學創作,南窗古典文學研究,西窗外國文學翻譯,以及北窗金石碑版考釋。而先生比較確切的原話,可以參考丁言昭的記錄: 

“我的文學生活共有四個方面,特用四面窗來比喻:東窗指的是東方文化和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西窗指的是西洋文學的翻譯工作,南窗是指文藝創作。我是南方人,創作中有楚文化的傳統,故稱南窗。還有,近幾十年來我其他事情干不成,把興趣轉到金石碑版,這就又開出一面北窗,它是冷門學問。”(1988年7月16日香港《大公報》,丁言昭《北山樓頭“四面窗”——訪施蟄存》,《編年事錄》初版本,1251頁)對比兩種說法的不同,主要是東窗和南窗的易位。我理解先生的原意,東窗和西窗是中國(包括東方)和西洋的對比。南窗為創作性的發散,也暗指南方人;北窗為保存古物的收斂,也象征冷門。而流行說法以南窗為東窗,關注的是最初的文學起步。施先生早年的創作,由詩而小說,寫出《將軍底頭》《石秀》《鳩摩羅什》等一系列佳作,以此為起始點,也順理成章。

若東若南,雖然有誤讀,似不必糾正。先生未認可此說,然而以他的豁達,或當一笑置之,不以為忤吧。建中兄“代前言”提及(《北山樓金石遺跡》一,14頁),當年《北山談藝錄》印行時,最初樣書的封面,將先生名字中的“蟄”誤印為“蜇”,出版者大驚道歉,立即換封面改正。先生卻不以為意,覺得太浪費了。莊生云,“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應帝王》),名字寫錯都無妨,“四窗”本來帶有戲言的成分,誤傳又有什么要緊?先生一生被人誤傳的事例還少嗎?

?《北山樓金石遺跡》(全三冊)而北窗之學的搜集整理,最初來自興趣愛好,以后出于不得已(“近幾十年來其他事情干不成”),終于成為學問的歸宿,由此接續傳統。建中兄《北山樓金石遺跡》的附錄有八種,可見北窗之學的形成過程。尤其是附錄八,提及《施蟄存集古文錄》的選編設想,若完成將有十二卷之多,更見此學的深邃和廣大。而北窗與北山或北山樓,在時間上、空間上乃至性情上,形成了奇妙的對應。

兩說之異同,還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先生原話中提到東方文化,可見他的視野所及,并不僅僅關注中國古典文學,有著更廣闊的范圍。在二十世紀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東西方文化的比較,是學術界的主要潮流之一,先生不可能不受到影響。在先生的姓名中,包含“德普”和“蟄存”。“蟄存”已行而“德普”未顯,不能不說跟時代有關,《易》九二畢竟還有“天下文明”呵,當關注更深遠的指向。

而南窗之學,與楚文化傳統的對應,值得深入挖掘。由小說、詩而雜文,當理解其間的線索。至于“西窗”的內容,還缺少完整的概覽。已知新的《全集》正在重編,《譯文全集》也在進行中,將來會有所補全。先生譯述西學,有不同的階段,對其中的演變如何認識?據興康兄回憶,先生在九十年代曾向他建議,上海古籍出版社也可以考慮出版西方古籍:“中西的‘古籍’都是classics,那你們為什么不出版西方古籍呢?”此說振聾發聵,雖然未能實施,不能不敬佩先生敏銳的感覺。

四窗之說,還不能完全包括先生的主要成就。除了可以作為海派文化的代表人物以外,他至少還有一重身份,就是一生所從事的編輯事業。先生早年以主編《現代》雜志而聞名,影響文學的潮流。晚年編輯《詞學》叢刊,以及《外國獨幕劇選》,推動文化的發展。

談到這里,也許應提及先生與魯迅的筆戰,此事對先生的一生影響甚大。這場爭論開始于1933年秋十月,因先生推薦《莊子》與《文選》而起。《莊子》與《文選》,尤其是前者,在中國的經典系統中,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僅從文學角度認知,確實有所不足。至于爭論的曲折是非,隨著時間的推移,自有后人作出公正的評價。

我想補充的是,同年春四月,先生作為《現代》的主編,在其他刊物不敢接受的情況下,不顧多方面壓力,毅然刊發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同期的“柔石紀念”專題,登載從魯迅處借來的照片和手跡,配以珂勒惠支木刻畫《犧牲》(《編年事錄》初版本,207—208頁,212—213頁)。先生退還柔石插圖的字條,一直保存在魯迅處。在書信展上看陳列的原件,墨色寶光之間,隱約可見折疊的印痕。

在指導學生就業時,他往往推薦從事編輯出版。由于先生的引領,有好幾位學生去了出版社,作出優異的成績。而建中兄自居先生的“學徒”(《北山樓金石遺跡》一,“代前言”),主要也是致力于編書。我當年畢業時,先生希望我也從做編輯起步,只是由于陰差陽錯的機緣,我走上了另外的道路。

說到自己,師恩難忘,前言往行,點點滴滴在心頭。在畢業離校前,施先生對我談起過兩點:一、寫文章,應該從小文章寫起。二、一個人的主要社會關系,不應該在自己的工作單位內。這應該是先生人生經驗的總結,我雖然沒有做到,但至今時常想起,回味其中的意思。

在畢業后一段時間內,每次見到先生,先生大聲(他耳背)喊著我的名字,說,你寫的東西呢?拿來給我看看。先生逝世已二十年,話音依然在耳邊,是鼓勵,是鞭策,警示我不敢懈怠。

附記

建中兄積數十年功力完成《編年事錄》,初版一百二十多萬字,對了解先生一生的事跡,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對了解二十世紀中國現代文學史乃至文化史,也有參考的作用。增訂本根據新發現的材料,補苴罅漏,糾正錯失,又增添三十多萬字,同時刪除十萬字,更趨于完善。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34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免费| 男性gay黄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ⅴ| www.99re| 成年在线网站免费观看无广告| 五月天婷婷精品视频| 777成影片免费观看|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播放| 欧美成人久久久|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99精品热线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忍住北条麻妃10分钟让你中出|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免费国产人做人视频在线观看| 色多多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凹凸分类| www.精品国产| 国产综合免费视频| 99任你躁精品视频| 女人18片毛片60分钟| 一本加勒比hezyo东京re高清|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毛片高清视频在线看免费观看| 人妻体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动漫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欧洲97色综合成人网|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4480新热播影院| 国产美女一级做a爱视频| 97se亚洲综合在线| 国内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