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6日14:55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郭影 點擊: 次
2020年12月29日下午,一場特殊的新書發布會“一部書稿的前世今生”——《趙麗宏詩歌審美散論》暨研討會在靜安區圖書館新閘路館海關樓趙麗宏書房舉辦。由靜安區圖書館編輯整理、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趙麗宏詩歌審美散論》,是作者張平治在生命的最后歲月帶病堅持完成的遺稿。書稿的背后是一段溫暖的文壇故事。
2017年,遠在河南安陽的80余歲高齡的文學與美學研究者張平治與作家趙麗宏通過電話取得聯系,他多年關注趙麗宏的詩歌創作,決定動筆寫作一部有關趙麗宏詩歌審美的書稿。盡管年事已高又臥病治療,最終這部近12萬字的書稿還是在兩年時間里基本完成了。在老先生遺憾病逝之后,其家屬將書稿轉寄給趙麗宏先生。2019年底靜安區圖書館收到了這部書稿。
趙麗宏書房作為坐落在圖書館里的作家書房,一直致力于閱讀推廣,助力讀者親近文學,感受文學,與作家近距離交流。這部沉甸甸的手寫稿件正體現了書房成立之初所希望發揚的意義:“讀書寫作,其實只需半席之地。在書房里活動飛翔的是精神,精神是不受空間束縛的。”張平治先生與趙麗宏先生多次的書信、電話來往也是一段研究者與作家之間令人感動的文壇故事。圖書館決定將這部凝結了許多心血、許多期盼的書稿進行整理編輯并出版。期間,得到了趙麗宏以及上海文藝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趙麗宏,滬上作家、評論家、詩人、媒體人、出版人等參加了研討會。與會人士分享交流,認為張平治老先生純粹、認真、真誠,對他所讀到的趙麗宏詩歌真心喜歡熱愛并進行審美研究;趙麗宏與本書作者平易溝通,坦陳觀點尊重寫作,是非常難得的作家與讀者的交流,可謂“魚水之情”“道義之交”,作家與評論者素未謀面,“這段奇妙的緣分和交往”讓人感動,很溫暖。作者本人坎坷而又執著的人生經歷,詩人豐富多樣的創作特點、生機勃發的創作力和不斷內省、自我突破與拓展,引發許多關于詩歌、文學、藝術等各門類的討論,同時與會者也肯定了本書的多方面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