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3日13:36 來源:官網編輯部 作者: 點擊: 次
2014年7月2日,華語文學網(www.myhuayu.com)在上海市作家協會大廳舉行上線儀式,標志著這一大型文學內容數字平臺歷經兩年的籌劃與建設,正式上線運營。
下午2時,著名作家余華、王小鷹,著名編劇、上海作協主席團成員王麗萍,上海人民出版社總編輯王為松、《雨花》雜志主編姜琍敏等,代表到會嘉賓,共同按下彩球,啟動了華語文學網的上線運行。
國家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司長張毅君出席儀式并發表講話。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崎嶸出席了儀式。
華語文學網是由上海市作家協會主管、主辦,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財政扶持資金重點資助建設的大型文學內容數字出版平臺。平臺秉持開放、創新、合作、共贏的理念,“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全球”,為寫作者、文學社團提供數字出版、版權代理、創意孵化、宣傳推廣等一系列服務,為行業從業人員和相關出版、文化機構提供良好的合作與發展機會。
華語文學網總編輯臧建民,與作家代表薛舒、吳正和竹林簽約。
目前將自己作品數字版權授予華語文學網的作家,上海地區的有王安憶、葉辛、趙麗宏、王小鷹、竹林、孫甘露、金宇澄、沈善增、吳亮、阮海彪、薛舒、程小瑩、滕肖瀾、姚鄂梅、孫未等數十位知名作家;外地作家將作品授權華語文學網的有蘇童、余華、馬原、格非、王璞、閆連科、荊歌、楊爭光、張楚、鐘求實、王千、艾偉、笛安等;海外作家直接簽約華語文學網站的有美國的聶華苓、盧新華、虹影、陳謙,加拿大的張翎、陳河、李彥,荷蘭的林湄、瑞士的趙淑俠、德國的穆紫荊,馬來西亞的朵拉,香港的吳正、陶然,臺灣的施叔青等。
華語文學網總監麥穗奇與《江南》主編袁敏、《雨花》主編姜琍敏、《上海文學》社長趙麗宏等刊物代表簽約。
【目前已承諾將刊物作品數字版權授予華語文學網的期刊有《收獲》增刊、《上海文學》、《江南》《江南詩》、《雨花》、《紅豆》、《西部》、《山花》、《百家評論》、《上海文化》、《略知一二》、《上海作家》等】
華語文學網總監朱益明與王為松(上海人民出版社總編輯)、郟宗培(上海文藝出版社總編輯)、褚水敖(上海詩詞學會會長、社團代表)、蔡駿(入駐文化機構代表、浩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亢培琳(入駐企業代表、東方網印總經理)簽約。
【目前與網站聯系并達成入駐意向的文化企事業單位和社團有:上海文學創作中心、巴金文學研究會、上海詩詞學會、上海中日兒童美術文學交流協會、上海文藝出版社、三聯書店(上海)有限公司、楊浦和崇明等區縣作協、上海文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技術企業有:上海東方網印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文藝大一印刷有限公司、北京翱邁云驤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上海絢格網絡有限公司等。入駐華語網的作家個人工作室有:葉辛工作室、趙麗宏工作室、秦文君工作室、蔡駿工作室等。】
儀式上,華語文學網與首批授權入駐的作家代表,以及刊物、文化機構和企業的代表進行了簽約。上海作協副主席趙麗宏,復旦大學教授、華語網“海外暨臺港華文作家經典讀本”主編陸士清教授,《江南》雜志主編袁敏,上海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郟宗培分別代表簽約作家、簽約雜志社及合作出版社作了發言。
上線儀式之后,作協舉行了“傳統文學網絡化生存”主題論壇,論壇由《收獲》雜志執行主編程永新主持,作家余華、金宇澄、評論家黃平作了主題發言,并和與會者展開互動和探討。論壇結合金宇澄《繁花》由線上到線下的寫作出版歷程、余華《第七天》電子書與紙質書同步發行等經典案例的分析,探討了傳統作家和傳統文學作品如何順應互聯網時代的大趨勢,拓展文學生存、傳播空間等課題。會議氣氛熱烈,不少與會聽眾提出了自己對于論壇主題的獨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