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02日10:06 來源:東方網 作者:研究室 點擊: 次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隆重推出詩人桂興華主編的《新中國紅色詩歌大典》,該書在18日晚上首發。首次提出“紅色詩歌”概念,首次梳理延安文藝座談會以來“紅色詩歌”發展軌跡,首次整合“紅色詩歌”代表作并給予專業評鑒,也首次從朗誦角度挑選“紅色詩歌”。
賀敬之的《回延安》與李瑛的《一月的哀思》相異,舒婷的《致橡樹》和艾青的《光的贊歌》有別,白樺的《陽光,誰也不能壟斷》與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各有曼妙,牛漢的《華南虎》和葉延濱的《干媽》自有千秋。詩歌評論家呂進認為:“《新中國紅色大典》是別具一格的詩歌選本,它還具有重要的詩學價值。對于推進當下新詩重建屬于自己時代的詩歌精神是有裨益的。”
1993年以來,桂興華以深厚的情感積累、思想積累和生活積累,連續創作了一系列緊扣時代脈搏的《跨世紀的毛澤東》、《鄧小平之歌》等13部政治抒情長詩,其中多次被列入全國重點書籍、上海市重大創作項目,中國作家協會、上海作家協會多次召開“桂興華政治抒情詩研討會”,中國新詩研究專家謝冕先生指出:"桂興華在政治抒情詩方面成績是巨大的。他的詩是跨世紀的歌唱。他幾乎每年都有一部長詩,激情非常飽滿。他始終很堅定地寫大主題的詩,非常可貴。在構思、意象、語言上,桂興華也是一個成熟的詩人。詩的抒情性、音樂性,是詩的生命。桂興華很注意這一點。"
去年開始,桂興華一邊著手創作迎接浦東開發30周年、建黨100周年的長詩《奔跑吧世紀大道》及《興業路上》,一邊回望新中國紅色詩歌的發展軌跡,撰寫了大量的賞析文章。于是,就誕生了這本厚實的大典。
首發式上,王偉、何建華等嘉賓出席,丁建華、馬莉莉等著名藝術家和草根選手們一起朗誦了這本《大典》中的十五首詩歌。現場專家與"草根"互動,暢敘經典給予自己的營養,爭先恐后表示要繼承紅色基因,弘揚正能量。桂興華禁不住當場賦詩:"《大典》在手又重逢,滿場響徹紅旗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