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13日15:58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邵天駿 點擊: 次
作家達世新擅長于長篇小說的復雜性架構和前衛型探索,精到于布局精妙而虛實有致,自如于鴻篇巨制的廣深結合,他的長篇小說《玄機無界》正是從一個軍事記者的獨特視角出發,聚焦空天創客以及21世紀空天戰場的競爭動向,講述了國際大都市中“新上海人”的創新創業傳奇,成為國內近年來推出的又一部有影響、有高度和有深度的力作。
一部30萬字的容量,以一架創客研制的先進無人機為牽引,帶進了軍事小說、科學小說和商戰小說的多樣色彩,交織有現代、歷史、未來及電子時空,《玄機無界》成為我國新軍事變革和文學新探索領域的珍貴“讀本”。
空天戰場競爭,是一個國家贏得未來戰爭的制高點。達世新將故事置于國際大都市斑斕的社會生活中,是上海題材創作的深入開掘,令人耳目一新。毋庸諱言,反映上海的長篇小說有相當多是挖掘舊時的上海,而講述當今上海并將觸角伸至未來是難點,也是重點。因為上海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前沿,除建設國際五個中心外,現又多了世界級的創意中心,這就需要作家能敏銳觀察和表達。
達世新從小在黃浦江邊長大,當過工人、企業干部,后又進入上海廣播電視系統做編輯、記者、制作人,1977年即發表作品。因而,在寫《玄機無界》時,上海“萬花筒”的景象及地方各類元素他都能信手拈來,包括陸家嘴、新天地商圈、五角場和空軍駐地等,皆與人物結合得天衣無縫,所講述的非常故事以及愛恨糾葛,都給讀者很強的代入感,使沒有到過或較少有機會到上海的人,在目睹創客創新創業的奮戰中同時領略到上海的都市風情。這正是作家創作的高明之處。
能否成功塑造新人形象和講述精彩故事,是衡量一部作品吸引力的重要指標,《玄機無界》中的主角忻飛——一個在上海創業的新上海人令人們眼前一亮。在上海,忻飛和他的創客團隊如魚得水,但也一波三折。創客忻飛的形象被勾勒得簡潔鮮明,自然可信。作家抓住了幾個主要特征,人物就變得無比鮮活傳神起來。忻飛在創業與愛情,以及身不由己卷入的諜戰和空中遇險中,展現出了獨特的閃光軌跡,他身上強烈跳動著的時代脈搏,但又不雷同于別人或者概念化的先進人物,他的個性倔強、率真少疑、注重感情、專心研究,為后面誤入敵特設下的圈套埋下了伏筆。
小說中的次要人物也是可圈可點,軍事記者鐘波達,就有作家本人的影子,因而被駕馭得行云流水。美籍華裔記者尤子奇的出現,凸顯了其與鐘波達在阿富汗戰場生死之交的情誼,一段段的“留白”則讓情節顯得委婉曲折。凱莉作為美國分析機構的雇員,自始至終留有“謎”一般猜不透的懸念。隨著這些懸念的逐一出現,使讀者如坐過山車一般,又墜入云里霧里之間,大呼過癮。而一些正反面軍事人員的刻畫,也讓人擊節贊嘆,紅小鬼出身的離休將領陳飛錘和忻飛的忘年交、空軍試飛基地司令對創客研發的重視支持,都讓人過目難忘。而德國人漢斯的形象變化很大,斯文外衣下無法透視其內心的真實,從一開始就博得了忻飛的好感。另一個光頭大師,對飛機的熟悉程度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他為人豪爽,也很快獲得了忻飛的信任,為情節的環環相扣注入了強大能量。還有武警出身,又在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深造的反諜報人員,雖著墨不多,卻非常傳神,帶來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夢韻為忻飛的才華所折倒,她對忻飛的前冷后熱乃至生死相依,可謂“料味”十足。
信息量大和寫法出新是這部當代小說的一個顯著特點。達世新對空天領域、人工智能和創客早有研究,正如他自己所說:“寫這部長篇小說,我動用了大量的生活儲備,包括在國外的經歷,還專程到美國參加‘飛來者大會’。”《玄機無界》里有較多的科技和科幻成分,但文學的濃厚色彩絲毫不減,特別是在以假亂真方面,想象大膽而細節真實。不僅一些故事的發生地點和機構處所有跡可循,連有些情節事件的真實性都有案可查。這得益于他多年來赴酒泉、西昌衛星發射場及各種航展,深入哈飛、西飛等飛機制造廠、火箭工廠以及衛星研究所,在國防大學為上將做過軍事節目,與國防科技大學飛行器專業的研究生交朋友。此外,他把富含軍事和科技含量的創作項目當成研究課題,平日里從多種渠道大量汲取養分。難怪空軍影視中心制片人張力認為:“《玄機無界》確是為現代空軍量身定做!”重要的是作家傳遞給讀者的不光是知識和情節,還有獨到的對人類未來的前瞻性思考。
這部長篇空天小說似乎也與達世新早前的空天小說《相繼消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是以美國總統里根訪華為真實背景并引入反物質的反恐科幻小說,里根閱讀后在簽名信中稱贊道:“我將永遠珍藏這份奇妙的紀念品。”該小說近年又入選上海優秀作品選,經外國專家翻譯,在美國紐約出版。而《玄機無界》在真實與虛構兩端似乎走得更遠,你很難定義這是一部現實小說還是科幻小說,虛構很大膽,但卻運用了紀實手法,“創客”的神秘在逐漸剝離中達到了一個唯美而富有哲思的高度。作家始終傾向于“高端寫作”,但又很接地氣,勇于并善于打破一些寫作界限,把政治、經濟、科技、軍事、新聞有機地融合起來,激發人們的想象和思考空間。“要無愧于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和我們國家及軍隊的現代化進程。”達世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