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12日16:31 來源:萌芽雜志社 作者:研究室 點擊: 次
2018年2月10日下午,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上海戲劇學院和《萌芽》雜志社聯合主辦的“新閱會”杯第二十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在上海青松城大酒店百花廳舉辦頒獎大會。活動現場宣讀了本屆大賽一等獎、二等獎獲獎名單,嘉賓和評委為獲獎者頒發獎杯、獎狀,并合影留念。
“新閱會”杯第二十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初賽于2017年4月啟動,11月25日大賽初賽征文截止,共收到有效參賽稿90882份,參賽人數持續攀升,刷新大賽歷史記錄。
2018年2月9日下午一點半,來自全國各地的249位選手參加了現場創作的復賽,題目二選一:“當虛構比真實更真實”,“到達火星的時間”,限時3小時。葉辛、馬原、葉兆言、陳村、金宇澄、畢飛宇、陳丹燕、張悅然、周嘉寧等知名作家和來自高校中文專業負責人、國內一流人文學者喬以鋼、吳俊、王家新、朱國華、宋亞云、郜元寶、張新穎、徐煜等組成了陣容強大的評委團。最終68人獲得一等獎,153人獲得二等獎。
《萌芽》雜志社社長、著名作家孫甘露指出,在互聯網浪潮和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文學雜志面臨嚴峻的挑戰,但《萌芽》雜志砥礪前進,依舊保持著不錯的發行量與巨大的影響力,這一切有一個很重要的支撐,就是新概念作文大賽。回顧二十年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過程和歷史,新概念作文大賽的發展離不開國內一批著名作家、評論家、教授,以及眾多高校的全力支持,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萌芽人的努力。孫甘露表示,新概念作文大賽拓寬了“青春文學”的邊界并產生了廣泛的社會效應,讓青年寫作不僅僅局限于年輕人的寫作或是簡單的作文寫作,而承載了一種文化意義,能夠反映出一個時代的文化并看到這些年輕人反過來給社會帶來的觸動。
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葉辛,上海作協黨組書記王偉,《萌芽》雜志社社長孫甘露,上海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陳村,新鴻基發展(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文志峰,《萌芽》雜志副主編胡瑋蒔,本屆大賽評委江蘇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畢飛宇,作家陳丹燕,作家周嘉寧等出席了本次頒獎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