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29日16:02 來源:《勞動報》 作者:王衛朋 點擊: 次
昨天下午,“‘穿行在上海的外鄉人’———《新海派詩選》研討會”在黃浦區明復圖書館會心樓舉辦。
《新海派詩選》收錄了10位新上海人的詩作,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代新上海人在上海詩壇辛勤耕耘的成果,體現出海派文化所具有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特質,更彰顯了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上海城市精神。
上海作協創研室主任、《新海派詩選》主編楊斌華介紹了編輯、出版該書的初衷。詩人陳倉作為《新海派詩選》的作者代表,講述了詩歌作品的創作經歷和體會。他表示,自己曾經用120首詩寫遍了上海的景點,“除了創造素材之外,我們這一批新上海人,也渴望真正沉入上海,寫出有地域特寫,有江南語態的詩歌。”
文學評論家潘頌德、上海詩人費碟肯定了新上海人詩歌創作對繁榮和發展海派文化做出的貢獻。費碟表示:“我認為,海派詩歌就是16個字,海納百川、引領潮流、大氣謙和、時尚精致,只有更好地體現出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的特點,才能算是好的海派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