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20日09:53 來源:未知 作者:外聯室 點擊: 次
5月18日下午,瑞典著名詩人、小說家、文學評論家、瑞典文學院院士謝爾?埃斯普馬克攜夫人瑞典著名傳記文學作家、文學評論家莫妮卡?勞利曾來到巨鹿路675號,與上海作家在輕松的氣氛中進行了交流。
上海作協東廳有歷任主席的肖像,埃斯普馬克仔細詢問了歷任主席的創作情況。在得知中國作協和上海作協的現任主席都為女性作家時,同樣擅長創作女性題材作品的莫妮卡對中國女性創作的歷史、現狀和文學地位表達了濃厚的興趣。在座的王小鷹、薛舒和周嘉寧恰好代表了不同年齡層次的女性作家,她們認為中國歷史上從來不乏優秀的女性作家,但大概是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尤其是上海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女性作家,如冰心、丁玲、蕭紅、張愛玲等,她們的出現才真正地把中國女作家推向前臺,讓公眾了解了這個女性創作群體。同時她們也結合自己的創作實踐講述了當代女性作家的境況。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作品的走出去,被譯為多種不同的語言,特別是莫言的獲獎更是激勵了文學界和出版界向世界推出優秀作家作品。而諾貝爾獎的發源地瑞典則鮮有作品被引入中國,因此埃斯普馬克先生此次中國之行的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帶來了作品《失憶的年代》,希望能為中瑞文學交流盡一份力量。而在座的上海國際文學周總策劃人、上海作協副主席孫甘露也向埃斯普馬克先生發出邀請,請他在合適的時候能再次到訪上海,出席上海國際文學周的活動。
出席座談會的有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汪瀾、《上海文學》執行主編金宇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