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評論家張永祿:
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發言題目是"微信時代寫作與傳播的新狀態"。
應該說新世紀十多年來隨著網絡化、市場化已經由趨勢變成了事實,至少是部分事實。隨著網絡技術和商業管理水平的提升,市場進一步的成熟,特別是微時代的到來。文學的網絡化、市場化、類型化的事實在進一步強化,有了新的征兆或者狀態,我把這一段時間觀察感受做了三點歸納。
第一,從創作上類型化進一步發展到私人定制,因為生活在不斷豐富,讀者在不斷分層,我們的審美需求也在多樣化,小說的創作類型化。類型化時代的創作和閱讀是分類的,應該說這是閱讀定制的雛形。可是到了微信時代,隨著它的傳播速度和效率,以微信為代表促進了這種個性化定制閱讀。在技術上以GK為代表的軟件,可以直接為個性的讀者進行閱讀乃至設計。在這種情況下,一種極端的情況出現了:讀和寫的私人定制,因為在微信群里面寫手和讀者都是直接對接了,那么根據圈子,讀者的胃口和興趣需要做私人定制的創作就出現了。那么讀者和創作者在微信圈的事情,預定和出售的精準送達,就像我們在網上購物一樣的,這已經是一個事實。
第二,閱讀和傳播市場化趨勢進一步發展到文學淘寶購物的模式,因為微信閱讀在時空上的便捷性優于電腦閱讀,再加上微信賬號會員制、財富通的商業運作模式,已經在文學上開始使用推廣。今天很多網絡寫手可能慢慢會從文學網站里面退出來,在微信上安家,脫離了門戶網站,自行自立門戶,開始個體化經營,開展產銷一體化,這是自媒體,或者一種新的趨勢。這種趨勢下會出現更加商業化的運作,我們的作家、作家團隊開始做品牌化運營,市場化運營、市場化策劃以及系列化運作,基本和產品是一樣的。
第三,趨勢寫作文學現象泛文學化趨勢明顯,這里的泛文學化,說白了就是文學的生活化。我想是不是有兩點表現,第一文學的文體一直在淡化,虛構和非虛構界限在模糊,文學和新聞的差別也在減少,原創性在減少,模仿寫作越來越兇猛。應該說這種趨勢以前有,但是微信時代改變的尤為突出。
這個情況下,我會覺得文學的欣賞者、創作者、表演者,表現者基本上是一體化了。第二表現,就是文學生活化的運用,文學寫作開始融合到產業鏈中去,融合到企業的具體行為當中去,開始和很多實體結合了,比如和廣告、和設計、一旦這個融合開始以后,文學融合的硬性得到明顯的彰顯,甚至很多單位專門為這些專家設置崗位,我最近發現有些市邀請作家。這樣一來傳統文學教育理念就要發生一個巨大的變革,我估計創業寫作將會成為文學系、中文系的一個主導。
微信改變我們生活,也改變今日的寫手和文學狀態。我上面做的一個直觀性的描述,不帶有價值判斷。文學未來該怎么做?確實沒法預測。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網絡化、市場化、類型化的趨勢方向是不會變的。
發言到這里,謝謝大家。